浅谈财政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思路

来源于:小九直播APP下载 日期:2024-03-01 02:19:02 浏览:15次

  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文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预算评审、项目审批等,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投资主管部门要加强基建投资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甘肃省依据《预算法》《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文,出台了《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建议》(甘发〔2018〕32号)文件,明确说需要积极地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将审核和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已经由高速增长模式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更好的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开展事前绩效评价作为突破口,将从源头上防止资金的闲置沉淀,促进财政政策和项目绩效的提升,推进财政资金往收支平衡方向发展,更加有助于推进“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综上所述,在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逐步扩大的背景下,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是政策导向,也是现实所需。

  通过查阅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的相关文件,事前绩效评估主要从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五方面入手重点评估。

  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的第一步是进行项目立项,重点是对项目的需求情况做分析。在绩效评估过程中主要从项目立项的政策、立项依据是否充分入手,立项是不是满足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项目内容与当地政策、部门单位职能和规划是否相关;是不是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需求,是否有可替代性,是否有确定的服务对象或受益对象;是否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环境或可持续性效益。

  在实际评估操作中,每一项的分析需要具体的相关文件作为立项依据,保证项目立项的充分性和严谨性,由此需要项目预算申请单位提供明确的立项依据。并调研实际的需求情况,是不是满足现实需求且是市场没有办法解决的,需求调研中,评价者需要运用有关的资料及统计软件,必要时进行社会调查。在进行必要性分析的时候假如发现该项目的实施并未解决实际性的社会问题,或不可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那项目的立项必要性就有待考量

  投入经济性的评价也可以看做是对成本效益的评价,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一种经济评价。在绩效评估过程中主要评价政策、项目预算是否与绩效目标相匹配,预算编制是不是满足相关规定,编制依据是否充分,资产金额的投入和使用的过程中成本节约的预期水平和程度及资金使用、投入产出比是不是合理。预算费用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标准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满足预算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规定,是否采用最优方案。

  投入经济性的评价需研究四方面内容,一是项目的成本构成情况,是否能进行压减成本达到同样的目的或不影响项目产出及效益;二是项目投入的资源是否经济合理;三是项目选择的途径是否是最佳途径,还有没有可优化的点;四是投入的资源未使用完该如何去处置。

  在实际的分析中通常运用到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将所有的资源、投入等量化为货币,便于对数据的分析解释。在考虑投入经济性的同时,必须将项目涉及的资源成本情况融入市场中考究,摸清全省乃至全国市场行情,融入项目实施地点的区位因素,综合对项目的经济性做评估,初步为实现预算的压减提供充足可依的证明。

  绩效目标是反映项目实施的成功性及预算配置恰当性的主要是根据。合理有据制定完善可行的绩效目标是预算编制的基础,设立绩效目标也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一个整体的方向。在事前绩效评估中主要评价项目政策是否有明确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是否与部门的长期规划目标、年度工作目标相一致,项目政策产出和效果是否相关联,受益群体的定位是否准确,绩效目标与项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匹配、与现实需求是否匹配,有没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挑战性;绩效指标设置是否与项目高度相关,是否明确合理、细化量化,可衡量,指标值是否合理可考核。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2015),事前绩效目标评价的重点主要如下,一是项目解决社会问题对应的绩效目标及绩效目标对应的框架是什么;二是建立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绩效目标的政策效果;三是为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怎么样才能解决面临的挑战和阻碍。在绩效目标的评价中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及安排财政资金的必要性。

  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根据《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财预〔2015〕88号)文,第一步是要对项目的功能进行梳理,包括资金性质、预期投入、支出范围、实施内容、工作任务、受益对象等,明确项目的功能特性;其次依据项目的功能特性,预计项目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确定项目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并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表述。然后对项目支出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从中概括、提炼出最能反映总体目标预期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并将其确定为相应的绩效指标。最终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确定绩效标准,并结合项目预期进展、预计投入等情况,确定绩效指标的具体数值。

  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一般来说包括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项目的预算表。主要评价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是否经过充分论证;人、财、物等基础保障条件是不是具备,相关过程控制措施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有无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项目政策组织机构是否健全,职责分工是否明确,组织管理机构能否可持续运转;项目政策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是否与绩效目标相匹配;项目政策技术方案是否完整、先进、可行,与项目政策有关的基础设施条件能否有效保障;项目单位及项目政策的各项业务和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作业规程、标准是否完善,是否得到一定效果执行。制定的一个有条理且可靠的实施计划一般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绩效目标,最少的付出成本,能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作出最大的应变性。

  筹资合规性的评价是效益型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有许多项目的资金除了来源于财政资金,还来源于金融部门和社会资金,例如PPP项目,我们也需要对此做必要的评价。筹资合规性主要评价项目筹资行为是不是满足《预算法》、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规定;资产金额来源渠道是否明确,各渠道资金到位时间、条件能否落实;针对筹集资金和其他资产金额来源可能不到位存在的风险,是否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各资产金额来源渠道是否合规,是不是真的存在法律风险,相关风险是否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全面强化预算绩效的背景下,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有利于财政部门全面把握行业前景、把控项目的实施计划、合理的安排部门的预算情况,进而合理的安排预算资金,提高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有效发挥了对现代财政管理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从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五方面入手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是一种评价模式,也是一种评价思路及流程。

  [1]曹堂哲.重大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财政,2020(09):52-54.

版权所有©2015 小九直播APP下载 沪ICP备13035928号-3